首页/创伤/骨外科伤口换药,做好这几个细节事半功倍/
骨外科伤口换药,做好这几个细节事半功倍
2022-08-08 16:00:051114浏览
换药:又称更换敷料,用于创伤和手术后伤口、感染性伤口、体表溃疡及窦道等,包括检查伤口,清洁伤口,清除脓液、分泌物及坏死组织,覆盖敷料 。

换药:又称更换敷料,用于创伤和手术后伤口、感染性伤口、体表溃疡及窦道等,包括检查伤口,清洁伤口,清除脓液、分泌物及坏死组织,覆盖敷料 。

01

换药目的

1、观察伤口情况,作相应处理;2、保持创面清洁,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引流分泌物脓液引流通畅;3、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总的目的:通过以上三点达到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

02

适应证

1、有异物或失去活力的组织需要清除者;

2、需松动拔除或更换引流物者;

3、外敷料被脓液渗液浸透者或被外来物污染者;

4、疑有或已经出现的伤口感染、出血、裂开者;

5、预防伤口感染。

03

换药的原则(基本原则:无菌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1)换药者要戴口罩、帽子,洗净双手才能开始换药。

(2)设专一的换药室进行一般的伤口换药。

(3)污染或用过的敷料不能乱扔,特殊感染的敷料要焚烧。

(4)先换清洁伤口,其次是污染伤口,后换感染伤口,最后换需消毒隔离的伤口;医生当天有手术时,术前不宜行感染伤口的换药 !!

无菌准备:换药时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换药者如接触过创面绷带和敷料,不应再接触无菌器材。遵守先无菌后有菌的换药原则。无菌伤口由内向外消毒,有菌伤口由边缘向中心消毒。换药时必须仔细观察伤口的变化,如红肿范围、渗出物的量和性质、创缘对合情况、有无皮缘坏死、创面肉芽情况。观察引流是否通常,对有渗出的创面,必须进行必要的观察和分泌物细菌培养。有引流物时要核对引流物数目是否准确。每换毕一个病人,认真洗净双手后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2、选择最佳的换药环境

(1)能离床的病号一律在换药室换药,不能离床者需在床边换药,换药应避开打扫病室卫生、晨间和晚间护理、治疗、休息和用餐时间。

(2)换药时要求室内空气清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

04

换药前准备

充分了解伤口

1、创面的部位、大小、深浅

2、伤腔内填塞纱布的数量

3、引流物有无,是否拔除或更换;是否需要扩创或冲洗

4、是否需要拆线或缝合等

准备好换药材料。对病人精神状态,全身状况及换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均应详细了解充分准备。

换药的频率原则上要求敷料湿透即应换药:一般伤口:首次24h内,以后每2~3天/次;特殊伤口:乳房术后,3~5天/次;植皮术后:首次术后4~5天后;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橡皮条引流:常在术后24~48小时内拔除。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05

常见伤口的处理

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健康肉芽:色鲜红颗粒细小接近分泌很少分布均匀易出血。可用凡士林砂布2~3日交换敷料一次,如创面大尚需植皮。

水肿肉芽:色淡红或苍白表面光滑晶亮,分泌多,不痛不易出血边缘呈堤状隆起,不易愈合,应检查伤口内有无异物、线头等应予以及时取除,剪去或刮除此水肿肉芽,创面敷高渗盐水敷料,也可用1%碳酸液烧灼,随即用酒精纱球(棉扦),生理盐水洗净。创面湿敷,延长交换敷料的时间,注意改善全身营养状态,加强支持疗法肉芽过长或色彩暗红:超出伤口平面或凹凸不平,应予修平;分泌物少可用油纱布覆盖,反之用盐水纱布。

陈旧性肉芽创面:再生能力差(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时呈陈旧性出血貌),周围组织不易愈合,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鲜肉芽,外敷橡皮膏。如有脓液,应注意观察有无脓腔或窦道,注意患者体温变化。

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一般采用伤口内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感染伤口换药要每天一换。要求及时清除异物、坏死组织、脓液,选择恰当引流物,确保引流通畅。

对化脓切口换药时,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液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愈合。

脂肪液化的切口:在脂肪丰富的地方易出现脂肪液化。对策:广泛的敞开切口(脂肪液化的区域全部打开),培养+药敏以及加强换药。一般换好时间长,为了缩短时间,在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刺激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缝合或蝴蝶胶布拉合。 

有窦道的创面:(1)窦道搔刮:先以探针(条)探清窦道方向及深浅后,用刮匙伸入窦道将其中之坏死组织及异物清除,再放入引流物并保持引流通畅。研究发现,术后切口感染及窦道形成之脓液进行培养,发现约有1/4~1/3合并有厌氧菌感染,故搔刮后之窦道可填入浸有灭滴灵之纱布条作引流,再配合肌注适当抗菌素及口服灭滴灵,可收到较好效果。

(2)窦道切除:经多次搔刮仍经久不愈且超过三个月以上之腹壁窦道,可行手术切除。切除前须行窦道造影,以了解其深度及走行方向。手术时可先由窦道注入美蓝,沿着色方向切除窦道。

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特点是脓液为淡绿色,有一种特殊的甜腥臭味。如果创面结痂,痂下积脓,有坏死组织的,要清除痂皮、脓液和坏死组织。烧伤创面早期绿脓感染可削痂植皮,可用1%~2%苯氧乙醇湿敷,或用0.1%庆大霉素、1%磺胺嘧啶银、10%甲磺米隆等溶液湿敷。创面如较小可用3%醋酸、10%水合氯醛等溶液湿敷。 

油性、糖尿病伤口对污染性油性伤口:多采用松节油洗去油渍。

DM伤口:高渗葡萄糖+胰岛素+(促生长因子) 

06

常用的药物选择

常用药物选择 –碘酊(即碘酒)制作:取碘化钾,加水20ml溶解后,加碘及乙醇,搅拌使溶解,再加水适量使成1000ml,即得。

消毒原理:碘酒中的碘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而产生杀菌作用,其杀菌作用强而快,1-2分钟即可。皮肤消毒浓度2-3%,口腔粘膜消毒浓度0.5-1%。

优点:碘酒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 ,甚至可以杀灭顽固的细菌芽孢。

缺点:组织穿透力强,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大,能灼伤皮肤和粘膜,使用后皮肤发泡和脱皮,涂在破损伤口上疼痛较剧。故碘酒不宜直接涂在破损伤口以及口腔、鼻腔和阴道等粘膜上 。需用酒精脱碘。

常用药物选择 –酒精

消毒原理: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有人以为,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这是错误的。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从而杀死细菌。但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

酒精只能杀死细菌,不能杀死芽孢和病毒 

应用条件:表皮完整,如果表皮破损就不能用酒精了,一般选用碘伏。经典的消毒方法是2%碘酒二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40%-50%的酒精用于预防褥疮 25%-50%的酒精用于物理退热 。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常用药物选择 –碘伏

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酮的不定型结合物。呈现紫黑色液体。医用碘伏通常浓度较低(1%或以下),呈现浅棕色。

消毒原理:利用碘的氧化作用,其碘是络合碘.碘伏干后,会形成一种类似油性的薄膜。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 。

优点:对粘膜刺激性小,不需用乙醇脱碘,无腐蚀作用,且毒性低。碘伏无论是应用范围(粘膜,皮肤等),还是消毒效果均优于碘酒(较少过敏反应)。

缺点:渗透性差。出血多的伤口、创面过大效果差。碘伏是络合碘,对油腻的创口或者皮脂腺发达的部位无效或者效果不好。此时可应用酒精替代。

常用药物选择 –双氧水

原理:为强氧化剂。当它与皮肤、口腔和黏膜的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立即分解生成氧。这种尚未结合成氧分子的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细菌接触时,能破坏细菌蛋白质和DNA等结构,杀死细菌 。局部涂抹冲洗后能产生气泡,有利于清除脓块,血块及坏死组织。

 应用:3%溶液对细菌繁殖体的D值(杀灭90%所需作用的时间,分钟)为0.3-4.0,对病毒为2.42,对真菌为4-18,对细菌芽胞所需剂量较大,25%浓度药液的D值为0.8-7.3。因具有杀灭细菌芽胞作用,故有灭菌效果。尤其对厌氧菌,如破伤风等,有强大的杀菌效果。

常用药物选择 –生理盐水

创口的冲洗和湿敷。一般用在血供丰富,创面分泌物较多,感染机会小,且感觉敏锐的粘膜。冲洗能够去除一些杂质和感染物。研究表面潮湿的创面有利于组织生长,这就是我们平时喜欢使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的主要原因,同时生理盐水纱布还有通畅引流的作用 

常用药物选择 –高渗盐水消肿。高渗盐的目的是创口局部肿胀未愈,而能够达到局部脱水作用。高渗盐水加凡士林纱布可刺激肉芽的生长,在临床经常用于没有一期闭合的创口,或是感染创口清创彻底后应用。浓度至少3%以上,5%效果最佳。

常用药物选择 –凡士林纱布(油砂)

1、用于伴有渗出的开放性创面

2、因含油性成分,可防止敷料与创面粘连

3、对渗出有引流作用

4、保持湿润,促进肉芽生长及伤口愈合

5、植皮后保护生长不牢的皮片不被揭掉,植皮区打包固定的应3天更换第一次,以后视情况定 .

常用药物选择 –硫酸镁

浓度为50%,高渗液。外用湿敷:可明显消肿、止痛。可用于肿胀伤口、输液外渗、静滴甘露醇引起的静脉炎等。容积性腹泻:口服硫酸镁溶液不易被肠道吸收,停留在肠腔内,使肠内容积的渗透压升高,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同时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引到肠腔中来,使肠内容积增大,对肠壁产生刺激,反射性地增加肠蠕动而导泻。 

常用药物选择 –醋酸洗必泰 (醋酸氯已定 )

药理:本品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防腐剂。其作用机制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但对芽胞、病毒及耐酸菌无效。

 用途:消毒防腐药,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均有效。用于手、器械、创面及皮肤消毒等。

优点:对皮肤粘膜刺激性小。即使在有血清、血液等存在时仍有效。 

用法:持续浸泡。手消毒3min。开放伤口持续10-15min,根据出血及污染情况甚至更长时间

07

换药步骤

(一)  切口评估

1、创面的部位大小深浅 ,渗液/出血/脓液?需要辅料数量、种类 ,有无引流(管)?2、选用消毒药品 ,是否需要特殊器械?3、病人精神状态、全身状况、换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

 

(二)准备换药物品 A 医生的准备(穿工作服,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帽子)B 换药用品的准备无菌治疗碗2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有齿镊和无齿镊各1把,剪刀1把,2%碘酊和70%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数个,生理盐水,无菌纱布或无菌贴数块,胶布等,特殊伤口的处理必需品。

(三)换药前准备A 病人准备:首先向病人说明交换敷料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不适反应,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理解支持与合作;条件允许送病人到换药室交换敷料;让病人保持适当体位,要求即能很好暴露伤口,又能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安全、保暖、舒适的需要;如分泌物多或需冲洗伤口是应垫放治疗巾,以保护床罩;尽力尊重病人隐私权。B 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再次确认病人的伤口情况。

(四)去除敷料操作流程:用手取下伤口外层绷带及敷料。再用镊子取内层(揭起时沿伤口长轴),在换药过程中始终保持一把镊子处于相对无菌状态。

(补充:若内层敷料已与创面干结成痂,为使敷料与创面分离,可用无菌盐水、过氧化氢溶液浸湿,待敷料与创面分离后再顺伤口长轴方向轻轻揭去纱布。揭下的纱布、污物应放在弯盘中。)

图示:如何揭敷料???

(五) 切口及周围皮肤消毒A  严格掌握无菌原则。B  先无菌伤口,后感染伤口;先简单伤口,后复杂伤口;先一般伤口,后特殊伤口。C  用两把镊子清洁伤口,遵守无菌术原则,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镊子接触敷料作为传递,二者不可混用。D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轻沾吸去分泌物或脓液,由内向外。不得用擦洗过创面周围皮肤的棉球沾洗创面。E  在换药过程中,假如需用两把镊子(或钳子)协同把沾有过多盐水或药液的棉球拧干一些时,必须使相对干净侧(左手)镊子位置向上,而使接触伤口侧(右手)镊子位置在下,以免污染。

消毒(清洁区、相对清洁区、污染区)

图示:用75%酒精或碘伏棉球消毒缝合伤口及周围皮肤。一般应达伤口周围5 cm。双手执镊,右手镊接触伤口,左手镊子从换药碗中夹无菌物品,并把敷料传递给右手镊子,两镊不可相碰。换药时由内向外,以保证消毒范围彻底!

回字型 、清洁伤口、由内向外、污染伤口、由外向内

持镊子姿势:执笔式,始终保持垂直向下的姿势

(六)换药过程中观察伤口情况

A  换药时要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如伤口有无积血、积液;伤口血供情况;创面有无缝线反应、针眼脓疱或伤口感染等。 

B 凡发现有异常情况的切口,需及时向带教老师说明情况,以及时做出进一步处理。

 C 若伤口有缝线反应,可常规消毒后酒精湿敷。

若伤口有针眼脓疱,较小者可用无齿镊弄破并用干棉球挤出脓液,再用碘酒、酒精消毒。较大者需要拆除缝线,清楚脓液、异物,清创后放置引流物。若伤口有积血、积液的切口,先用注射器从正常皮肤处潜行穿刺抽除,或用镊子、探针由创口处稍加分离引流。若伤口出现脂肪液化(脂肪丰富的切口易出现脂肪液化),需广泛的敞开切口(脂肪液化的区域全部打开),培养+药敏以及加强换药。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刺激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缝合。 

(七)特殊切口换药1:放置引流的伤口 多为污染伤口或易出血伤口,其目的是防止深部化脓性感染,引流物有盐水纱条、橡皮片、橡胶管。

换药时伤口常规消毒,拔除引流条时应缓慢向外牵动,慎防被拉断。取出后如分泌物过多,可更换另一胶片。引流物一般在术后24~48 h内取出。取出前若渗出过多,应随时更换湿透的外层敷料

(七)特殊切口换药2:开放性伤口 多为感染伤口,换药目的在于了解伤口的大小、深度、分泌物情况,引流是否通畅,以及上皮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对鲜红、干净、易出血的健康肉芽组织,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或药液蘸吸创面渗液。当棉球药液过多要适当拧干再消毒皮肤。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肉芽后加盖无菌敷料。

(八)包扎固定  接触伤口的敷料光洁面朝下,一般伤口覆盖敷料8-12层。

敷料选择多少合适呢?在开始几天伤口的生长主要是肉芽组织的生长,它需要的是比较湿润的环境,所以开始几天敷料可以多用几层,保持创面的相对湿润。

后期,伤口的生长主要是角质的生长,此时创面需要相对干燥的环境,所以敷料就应该在起到隔离作用的前提下尽可能薄。

包扎固定要点:A 垂直身体长轴B 顺皮纹方向C 垂直伤口D 一般用三条胶布粘贴,长度一般为敷料宽度的2-2.5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