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脊柱/“布” 能不知道的怪病——布鲁氏菌病!/
“布” 能不知道的怪病——布鲁氏菌病!
2023-12-13 11:32:42807浏览
“布” 能不知道的怪病——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侵袭脊柱在布鲁氏菌病中的发生率在2%~53 %,另有24%的布鲁氏菌病病人,存在无症状性脊柱炎。腰椎为主要好发部位,其次为胸腰段。

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病理表现

1、布鲁氏菌侵入人体产生变态反应,包括渗出、增生、肉芽肿。2、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新骨形成,比一般性化脓脊柱炎较多,且病灶多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可累及骨、关节、韧带及肌肉,但主要病变是椎间盘炎性改变。

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1、除布鲁氏菌病的常见症状外,多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少数病人表现为腹痛,需要与急腹症鉴别。2、病变压迫脊髓时,出现脊髓、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症状。3、目前,国内外还没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当布鲁氏菌感染的病人,出现脊柱关节症状和影像学改变时,通过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后,进行诊断。4、当病人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详细询问流行病史、发热史,做必要的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分析,与其它脊柱感染性疾病鉴别:

  • 原因不明发热、背部及腹部剧烈疼痛患者;
  • 病因不明发热、急性腰骶疼痛患者;
  • 出现脊髓硬膜外脓肿、脊髓压迫等神经症状和体征者;
  • 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明显升高,而全血细胞减少者(注)。

我院骨科首例诊断为布鲁氏菌病脊柱炎病人,以发热、腰痛、腹痛为主要表现,第一次住院病情有所缓解后出院,出院后第二天又以腹痛、发烧为主要症状再次住院,排除急腹症后,经血清学检查后确认。

布鲁氏菌病脊柱炎的预后整体良好,有部分患者因关节肌肉挛缩、关节强直而残。注:布鲁氏菌病表现的全血细胞减少,是一种噬血细胞现象,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纤维化。

骨髓检查可见组织细胞过多,细胞构成正常,这种现象称噬血综合征或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reactive histiocytosis RH),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良性疾病,多与感染,结缔组织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免疫抑制、免疫调节紊乱等疾病有关。增多的组织细胞,吞噬血细胞功能亢进,导致全血细胞进行性减少。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病理学特征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起始于富含血管的上终板,视细菌毒力、接种量及宿主免疫状态,可扩散至椎体、椎间盘间隙及相邻椎体。以腰椎脊椎炎最为多见。

布鲁氏菌脊椎炎肉芽肿,位于椎体内或邻近椎间盘的软骨下椎体骨质内。有少数发生坏死、干酪样病变,偶见死骨。

广泛的新骨形成,形成的新骨又复破坏,是布鲁氏杆菌脊椎炎的特殊表现。因椎间盘破坏,椎体间常呈骨性融合。

布鲁氏菌病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1、x线平片、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骨扫描(ECT)等技术,是用于诊断骨关节布鲁氏菌病的影像学方法。2、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好发腰椎,以L4发病率最高;3、典型的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影像学征象,出现在感染开始后的3~5周;4、表现为椎体局灶性破坏,病灶位于椎体前部,累及上、下椎体角;5、弥漫性椎间盘塌陷,称为布鲁氏骨骺炎,是布鲁氏菌病的特异性征象;6、病灶周围骨形成和椎体终板前端骨赘形成,是典型布鲁氏杆菌脊椎炎表现。

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与诊断价值

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基本X线表现病灶呈多灶性,边缘型骨质破坏最常见,椎体变形不明显,死骨不明显。

早期表现 1、局限于椎体边缘型骨质破坏最常见,病灶呈多发、灶性、骨质疏松小病灶,多侵害1~2个椎体上缘,少数为3个椎体。数周后出现骨质缺损,呈软组织密度,无死骨,边缘清晰锐利,呈不规则虫蚀状或“刀锯”样破坏。较大的病灶呈“岛屿”状。2、布鲁氏菌侵犯椎间盘早期表现为椎间隙狭窄,密度增高,但椎体终板无破坏倾向。3、早期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影像学征象,明显晚于临床症状的出现,单凭X线平片的表现,较难做出正确诊断。

晚期表现 1、骨质硬化、增生呈“鸟嘴状”,向邻近椎体缘延伸,形成骨桥。椎体中心亦可被侵犯,通常椎体中心病灶迅速硬化,不形成深部骨质破坏缺损,以后逐渐被新生骨代替,无椎体压缩征象。2、布鲁氏菌侵袭脊柱时,可引起韧带炎、韧带钙化或骨化,自下而上逐渐发展,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等出现纤细的钙化或骨化影。以下腰椎多见。3、发生椎间小关节炎时,表现为关节面不规则破坏,关节间隙进行性变窄、消失。也可呈增生性关节炎,产生骨性强直,活动受限。

X线片在布鲁氏菌病脊柱炎诊断中的优势与缺陷

1、X线平片对于布鲁氏菌病脊柱炎的诊断检查具有快速、费用低,可观察整体骨结构改变、椎间隙变窄程度及病变范围。但敏感性较低,特别早期诊断意义不大。2、有研究显示,尽管X线改变可作为诊断标准之一,但早期放射线改变并不具有特异性,一般3个月后在X线平片中出现明显改变。3、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临床症状和常规X线检查,与脊椎结核和其它骨感染有许多相似表现,易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早期X线表现 边缘型骨质破坏最常见,L4/L5椎体前缘呈侵蚀样骨破坏。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早期X线表现 L3/L4椎间隙狭窄,上下椎体终板及椎体边缘不规则。

左图45岁 男 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X线平片L5椎体前上角侵蚀样骨破坏、呈鸟嘴样,椎间隙真空征(星号);右图54岁 男 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X线侧位显示L4/L5椎体前缘呈“鹦鹉嘴Parrots’ beak”样骨破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