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
原则:
假体系统不同,操作方法不同,但总原则是相同的。由于聚乙烯垫的脱位风险高,外侧间室置换要避免使用活动半月板假体。
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截骨的最终目标是允许假体能矫正外翻畸形,但不可过度矫形,使内侧间室和外侧副韧带应力过大,这样可能会导致内侧间室的过度磨损。
胫骨截骨:
按胫骨为先的原则,使用髓外力线杆进行胫骨截骨,并允许胫骨假体植入。由于外侧间室有更大活动度,外侧间室应比内侧间室单髁关节置换的屈伸间隙稍大些。冠状面上,应与胫骨机械轴线相匹配;矢状面上应有一定后倾。然后进行矢状面垂直截骨,锯片垂直于截骨模块。此次截骨应沿股骨外侧髁的内缘,轻微内旋,以适应股骨和胫骨完全伸直时由于“锁-扣”机制导致的旋转。小心操作,避免损伤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垂直截骨锯片可留在原处防止损伤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标准截骨锯片配合截骨模块完成胫骨水平截骨。胫骨截骨骨块可辅助确定胫骨假体大小。由于外侧胫骨平台的形态特点,外侧间室胫骨截骨块比内侧间室要偏短、偏宽。
股骨截骨:
通过特殊器械进行股骨远端截骨以获取屈伸间隙平衡。股骨远端和后髁截骨对调整关节间隙非常重要,尤其是股骨远端。完成屈曲间隙测量,伸直间隙应能保证放入同样大小的试模。
与内侧间室单髁关节置换相比,外侧间室单髁关节置换要感觉稍松些。通常采用胫骨截骨面系统辅助进行平衡伸直力线。股骨远端截骨完成后,应用“二合一”截骨模块进行股骨后髁截骨,截后方斜面,去除后方骨赘及残余半月板。选择合适大小的股骨试模,大小以能覆盖截骨面为宜,前方不宜超出很多,因为其会增加髌骨与假体关节面不匹配的风险。同样方法测量胫骨假体大小,并放入试模。屈伸膝关节应自然,无松弛或太紧。分别在完全伸直位、屈曲30°、中度屈曲、完全屈曲状态检查关节稳定性。矢状面上关节稳定性也很重要。检查膝关节的运动和稳定性时,应去除拉钩以保证韧带处于正常张力状态。

切口暴露

胫骨截骨
胫骨水平截骨垂直力线,纵截骨沿股骨外侧髁的内缘

放置股骨截骨模板
股骨截骨模板放置在股骨外髁中心并垂直于胫骨截面

截骨后放入试模,测试轨迹
骨水泥技术:
一旦完成上述步骤,可按前面厂家所推荐的进行栓孔钻孔或准备龙骨槽,这样就完全完成了假体植入前的骨面准备工作。应用脉压冲洗充分冲洗骨面,应用小直径钻头对软骨下骨硬化骨进行钻孔以提高骨水泥固定效果。应用扁桃体钳将湿纱布放在胫骨截骨面周围以防止外侧或后方过多骨水泥残留。放置拉钩,首先置入胫骨假体。
当假体放入后,去除骨与假体结合处挤出的水泥很困难,因此此时骨水泥技术很重要。首先放好假体后方部分,然后向前打压,以便骨水泥挤向胫骨和前外侧。取出纱布,就可去除胫骨侧溢出骨水泥。连同胫骨托上的舌形塑料压迫器一起,放入股骨假体,保护股骨不被剐蹭。我们使用的股骨假体是一带股骨栓的假体,其可对股骨后髁进行压迫固定。再次去除溢出骨水泥,将聚乙烯衬打入胫骨托,保持膝关节处于轻度屈曲状态,等待骨水泥固化,防止胫骨托假体前方翘起。最后再次检查关节活动度,应无髌骨撞击。
其他操作:
放松止血带,充分止血。与其他关节置换一样,充分冲洗。根据医生喜好,关闭切口。应用麻药及止痛药进行局部注射,有利于术后镇痛及早期活动。消毒敷料轻度压迫包扎,不需要放置引流。
内容来源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