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表现,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为进一步帮助大家防治骨质疏松症,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进行详细阐述。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包括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如钙剂与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如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特异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PTHa),双重作用机制药物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类药物、锶盐类药物等。
那么,男性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如何选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呢?
一.男性骨质疏松症
男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是钙剂与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目前我国批准用于男性OP的治疗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降钙素类药物,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此外,欧美国家批准用于男性OP治疗药物还包括利塞膦酸钠、地舒单抗、特立帕肽。
二.女性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女性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是钙剂与维生素D、性激素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等。《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2020年)中指出,围绝经期开始就需维持骨健康,包括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同时可采用绝经激素治疗(HT),另外骨折风险高的女性,包括已诊断骨质疏松症者和骨量低下且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20%者,也可采用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HT是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一级预防措施,绝经HT可预防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妇女骨丢失,增加或维持妇女的骨密度。HT药物如戊酸雌二醇、雌二醇凝胶、17β-雌二醇、半水合雌二醇贴、微粒化黄体酮、地屈孕酮、戊酸雌二醇/雌二醇环丙孕酮、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雌二醇/屈螺酮等。
HT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级预防措施,绝经HT可预防早期骨丢失,降低发生椎体、髋部及非椎体骨折的风险,并明显缓解更年期症状,可用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特别是有绝经相关症状(如潮热、出汗等)、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及希望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妇女。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2020年)中指出,50~60岁或绝经<10年,HT可作为一线治疗;60~70岁者启动HT需个体化评估受益及风险,应考虑其他有效的药物及最低有效剂量;不推荐>70岁者启动HT。
注意事项:可增加静脉血栓事件风险,大剂量使用时会引起水钠潴留、体重增加,可能引起乳房胀痛和非预期出血等。
对有子宫的妇女长期只补充雌激素,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有子宫妇女HT方案中应加用足量及足疗程的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预防子宫内膜癌,每月孕激素的应用时间应≥12~14d。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主要与HT方案中添加的合成孕激素有关,并与孕激素应用的持续时间有关。
禁用于血栓性疾病、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不明原因阴道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肝病、耳硬化症、血卟啉症、结缔组织病、脑膜瘤(禁用孕激素)者。
三.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流失加速与雌激素缺乏有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是钙剂与维生素D、性激素类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舒单抗、特立帕肽、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类药物等。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2020年)中指出,激素治疗HT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级预防措施。
《ENDO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中指出,骨折风险高的绝经后女性,初始治疗可选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舒单抗或特立帕肽,以上不能耐受或不能获得,也可用SERMs、降钙素类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