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骨科精读/『久坐屁股痛』梨状肌综合征,你都了解吗?/
『久坐屁股痛』梨状肌综合征,你都了解吗?
2022-04-29 15:38:451265浏览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是由梨状肌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的坐骨神经痛(sciatica)。这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一种相对少见,但并非无关紧要的病因。由于腰痛和臀部疼痛的鉴别诊断很多,许多诊断又有重叠的症状,使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变得复杂。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是由梨状肌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的坐骨神经痛(sciatica)。这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一种相对少见,但并非无关紧要的病因。由于腰痛和臀部疼痛的鉴别诊断很多,许多诊断又有重叠的症状,使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变得复杂。



梨状肌的解剖

梨状肌

在人的臀部肌肉非常丰满、结实,脂肪也不少。而梨状肌却是臀部一块深层肌肉,其形状有点象“梨”,故起名叫“梨状肌”。 

梨状肌起自小骨盆的内面,始于S2-4椎的前面,通过坐骨大孔出骨盆进入臀部,处于股骨大粗隆与坐骨结节之间,以狭细的肌腱止于股骨大粗隆尖,开如梨状。梨状肌将坐骨大孔分隔为两部分,即梨状肌上、下二孔。

SP:骶神经丛;S:坐骨神经;STL:骶结节韧带;P:梨状肌;SG:上孖肌;OI:闭孔内肌;IG:下孖肌;SN: 坐骨神经;P: 梨状肌;GM: 臀中肌;GMax:臀大肌;OI:闭孔内肌;QF:股方肌;GT: 大粗隆;STL:骶结节韧带。

梨状肌主要作用是协同其它肌肉完成大腿的外展、外旋。

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

正常型:坐骨神经干从梨状肌下孔穿出,至过腘窝处分为二终支;内侧为胫神经,外侧为腓总神经。

变异型①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以上分支,腓总神经由梨状肌肌腹中穿出,胫神经由梨状肌下缘穿出。②坐骨神经干由梨状肌腹穿出或上缘穿出。

梨状肌体表投影区

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点向股骨大转子尖端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下缘;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上缘;上下缘区域内即为梨状肌体表投影。

梨状肌综合征的诱因及预防

◆久坐。久坐会让臀肌紧张、无力,进而导致骨盆不稳定或者步态异常的情况如鸭子步态。当骨盆不稳或者步态异常时,则造成梨状肌过度负荷。

◆不良姿势体态。当坐姿不正确,如盘腿坐、双腿打开坐或者跷二郎腿等引发髋外旋的姿势,容易导致梨状肌紧张和劳损。

◆外伤。当臀部或者骨盆受伤时,同样需要梨状肌的代偿。

◆药物注射。长期药物注射会导致臀肌、梨状肌萎缩、变性。

◆对于产后妈妈来说,由于怀孕过程中子宫的压迫、分娩过程中胎儿的挤压,以及长时间屈髋外旋用力,也会造成梨状肌的牵拉损伤。

预防:保持正确坐姿。正确的坐姿需要双腿分开与骨盆同宽,膝盖屈曲90°,骨盆保持中立位(骨盆中立位就是当大家双手分别放在屁股底下,左右扭动,感觉有突起的骨头垂直压着手的位置),微收小腹,身体挺拔,保持头部与身体成同一直线。日常生活工作中避免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例如久坐、久站、久蹲等。适当进行肌肉牵伸和训练。

诊断

症状1、多有臀部急、慢性损伤史或受凉史。2、患侧臀部深层紧痛,可向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后外侧、足外侧及足跟部)3、严重者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缩短,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4、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 

查体

1、梨状肌紧张试验

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2、直腿抬高试验

患肢在直腿抬高 60° 以前疼痛显著阳性,但抬高超过 60°,损伤的梨状肌不再被拉长,疼痛反而减轻。

3、FAIR test

患者取侧卧位,面向检查者。检查者用一只手抓住脚踝,另一只手按压臀部,使患肢弯曲、内收和内旋,产生臀部疼痛及放射痛为阳性。

4、Seated Piriformis stretch test

病人坐在检查台边缘。髋关节屈曲而膝关节伸直。当触诊坐骨大切迹,检查者内旋内收患肢以引发症状。

5、Active piriformis test

患者取侧卧位,将脚后跟蹬向桌面,并主动外展外旋对抗阻力。检查者将一只手放在梨状肌水平,另一手放置在患膝。

梨状肌正常影像学表现

①MRI 梨状肌位于臀部中深层,上缘或外上方与臀小、臀中肌相邻,浅层为臀大肌,起于第2~4 骶椎前面骶孔外侧缘,沿骨盆壁向外下行,穿过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粗隆,肌组织信号均匀,T1WI、T2WI均为等信号。坐骨神经在T1WI与肌肉呈相同信号,T2WI较肌肉信号稍高,可清楚显示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

②CT 梨状肌位置及毗邻同①,呈正常肌肉组织密度,左、右侧梨状肌宽度相同,无肥大或萎缩,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坐骨神经密度与肌肉密度相同。

③超声梨状肌位置及毗邻同①,纵断面呈自内上向外下轮廓清楚斜形带状肌束回声,横断面呈半圆、三角形,内呈细小均匀光点状回声,肌外膜平滑,内部纹理清晰。梨状肌下缘不规则的低回声带为梨状肌下孔,其间可见坐骨神经横切面,呈高回声结节状,直径约4~6 mm,纵切面为束状高回声,边缘整齐,走向挺直,内部有多条平行排列但不完全连续的低回声区及分隔其间的强回声带。

④肌电图梨状肌肌电图信号无异常波形,平均肌电值(AEMG)、频域分析(MPF)、时频分析(IMPF)和复杂度C(n)等指标的变化斜率均未见异常。

梨状肌综合征的影像诊断

①MRI 急性期患侧梨状肌较对侧肥大(横、纵断面径线大于2 mm),下孔狭窄,呈炎性改变(SE-T1WI 序列呈低或等信号,在SET2WI和FS 序列上呈高信号),周边肌间积液, 附着着点骨质水肿挫伤或附着点部分骨质撕脱分离;慢性修复期梨状肌信号为脂肪、纤维条索及部分骨化等混杂信号影像。梨状肌萎缩显示梨状肌体积缩小, 肌纤维明显变薄纤细, 周边组织脂肪化影像改变。

②CT 患侧梨状肌较对侧明显肥大(横断面直径大于2 mm),边界模糊,与坐骨神经分界不清。

③超声患侧梨状肌横、纵断面各径线及面积均较健侧增大,增厚(厚度差大于2 mm),包膜回声增强,边界欠清晰,不规整,内部回声减低,可见增粗光点,分布欠均匀,梨状肌下孔较正常明显缩小,坐骨神经明显受压变形,回声减低不均匀,内部线性回声连续性中断。

④肌电图患侧梨状肌出现F 波和H 反射在坐骨神经分布区延长,当患侧下肢处于屈曲,内收和内旋位置时,可测出H 反射延迟;梨状肌平均肌电值(AEMG)、频域分析(MPF)、时频分析(IMPF)和复杂度C(n)等指标的变化斜率明显增大,骨神经支配肌出现纤颤、正尖波。

治疗

保守治疗

多学科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肌松剂(relaxants)和神经系统药物如加巴喷丁(gabapentin)和普瑞巴林(pregabalin),以及物理治疗仍然是梨状肌综合征治疗的核心。

梨状肌触诊时压痛的紧缩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治疗,包括:痛点注射麻醉剂、干针疗法(dry needling)、针灸、手法加压和按摩。辅助治疗方法包括热敷和肌肉刺激。物理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恢复肌肉的适当长度,松解可能存在的肌筋膜痛点,这样可能可以减少对坐骨神经的压迫。

手法治疗

1、梨状肌压揉:对梨状肌进行起止点压揉,并且也可以在梨状肌拉伸的状态下进行压揉。

2、梨状肌拉伸:病人仰卧,治疗侧的髋部和膝部屈曲,治疗师一手抓住膝盖,并尽可能的屈曲髋关节,并外旋45到60度,用前臂贴着小腿并将小腿摆在内收位置,稍微下压以防止髋部抬起;另一手放在肌肉终点处往肌腹方向来拉伸梨状肌。

注:梨状肌虽有外旋功能,但是在拉伸中并没有将髋部内旋,其主要原因是梨状肌在髋部屈曲超过90度时变成内旋肌。(根据梨状肌起止点进行分析)

3、MET治疗:以下两种方法选择自己更舒服的一种方式就可以。

如图所示,治疗师一只手固定患者骨盆,患者一只脚屈膝至90度,治疗师另一只手将患者的小腿向外下压至有阻力时,让患者对抗治疗师阻力(按照箭头方向使力),维持10秒。然后放松10秒,治疗师再一次下压至有阻力时,患者进行对抗,重复3次。

如图所示,患者一条腿交叉至对侧,治疗师一手固定骨盆,一手在膝盖处下压至有阻力时,患者对抗治疗师下压的阻力(按照箭头方向使力),保持10秒,重复3次。

4、梨状肌综合征自我康复训练

利用泡沫轴去按压梨状肌,每组(每边)持续滚动50-60秒,一次做3组。力度范围在你觉得有些疼,但可以忍住的舒适范围即可。

以下动作也可以自我练习:

注射治疗:

对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行梨状肌注射既可以用于诊断也可以用于治疗。这些注射可以采用直接注射或在肌电图、透视、超声、MRI或CT的引导下进行。

手术治疗:

通常包括梨状肌肌腱切断术和坐骨神经减压术。在手术前谨慎地筛选患者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是必要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