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尸体标本模拟了手术操作,以图文的形式显示每个步骤的关键技术。
寰枢椎固定是上颈椎疾患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涉及C1侧块螺钉和C2椎弓根螺钉,是难度和风险较高的脊柱手术。下面这篇文献通过尸体标本模拟了手术操作,以图文的形式显示每个步骤的关键技术。对Goel-Harms固定技术感兴趣的同仁建议收藏。
步骤一:正中显露
摆好体位后,透视确认寰枢椎,后正中切开。要确保沿中线切开以减少出血,自动拉勾撑开浅层,可识别出后方肌群。注意保护尾端的颈半棘肌。(Sp.Cap:头夹肌,Trap:斜方肌,R.Cap.Pos.Maj:头后大直肌,SemispinalisCapitismuscle:头半棘肌,Ob.Cap.Inf:头下斜肌,SPAx:枢椎棘突)。
步骤二:识别骨性标示
肌肉暴露后,可见C1后弓和C2椎板。术前阅CT以发现先天畸形(C1后弓闭合不全、弓下椎动脉等)。C1和C2之间的静脉丛和C2神经根会遮挡C1侧块。用神经剥离子沿C2椎弓根内上缘推动,显露C2椎弓根内上缘,注意硬膜损伤。(蓝点:椎动脉,红点:脊髓)
步骤三:识别C1侧块进针点
C1侧块被C2神经根和包绕C2神经根的丰富静脉丛遮挡。通常只需要暴露C1侧块内侧和中央部分,椎动脉紧邻侧外外缘。静脉丛可用双极电凝或止血明胶处理。把C2神经根向尾端牵拉可显露C1侧块,亦可结扎并切断。此时可见C1侧块和C1/2关节间隙。进针点为侧块内缘向外3-4mm,侧块上缘与后弓交界处(绿色双线:C2神经根,蓝框:进针点,虚线:C1侧块形态)。
步骤四:置入C1侧块螺钉
探查C1侧块内侧缘,确认进针点后,用磨钻(推荐)或尖锥开口,开路锥约20度头倾和内倾,可以徒手完成,亦可C臂透视确认矢状面角度:指向C1前弓中下处。螺钉选择26-32mm,其中后段10mm未进入骨质。可见作者采用的螺钉后段10mm是光滑的,可减少刺激C2神经根。
步骤五:识别C2pars螺钉&椎弓根螺钉进针点
显露清晰C2骨性结构对安全置钉很重要。C2pars螺钉进针点在C2/3侧块关节的正中、向头端几毫米处。C2椎弓根螺钉的进针点更靠头端和外侧。(红框:C2pars螺钉进针点)。
步骤六:置入C2pars螺钉&椎弓根螺钉
用磨钻(推荐)或尖锥开口,pars螺钉内倾0-15度,头倾角度较陡峭,约45度,螺钉长度14-18mm,注意不要进入椎动脉孔。椎弓根螺钉内倾角度更大,约25度,头倾角度较小,约25度。进针过程可显露椎弓根内侧壁,以观察不突破椎弓根内壁。螺钉长度22-28mm。过长的螺钉会穿破腹侧皮质。术前要仔细阅片评估椎弓根直径和椎动脉关系。(红色:Pars螺钉轨迹,蓝色:椎弓根螺钉轨迹)
下图A和C为椎弓根螺钉示意图,B为pars螺钉,D显示C2椎动脉孔和椎弓根下壁。
步骤七:完成固定
安装螺钉之后,进行正侧位C臂透视,四枚螺钉都有内倾角度。C1螺钉较C2螺钉偏外。安装连接棒进行矫形。(红线:椎动脉大致走行)。
步骤八:植骨融合
对C1后弓、C2椎板和C1/2关节间隙进行打磨,去除皮质骨和关节软骨,进行植骨。
步骤九:关闭切口
置入引流管,分层缝合切口。C1后弓、C2椎板和C1/2关节间隙进行打磨,去除皮质骨和关节软骨,进行植骨(重复,删除)
补充:C2改良椎弓根螺钉技术
标准C2椎弓根螺钉技术存在2个不足:(1)在椎动脉高跨时,标准的椎弓根螺钉技术损伤椎动脉的几率明显增高;(2)螺钉头端皮质骨较少,复位时螺钉头端骨质可能劈裂。
C2螺钉除了pars螺钉和椎弓根螺钉技术,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改良技术。如下图所示,这种改良螺钉进针点较标准椎弓根螺钉偏内、偏尾端,螺钉轨迹沿峡部皮质走行,内倾角度较椎弓根螺钉小的多(0-15度),类似Magerl螺钉。头端骨质保留较多。螺钉前端止于C2侧块关节面,亦可突破关节面,不像椎弓根螺钉止于C2椎体腹侧皮质,因而椎体前方结构损伤可能性很小。螺钉长度22-28mm。强度较标准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略差,较Pars螺钉高得多。下图所示为这种改良技术示意图和透视图。
上述内容描述了C1-2常用固定技术和操作,希望能对寰枢椎技术感兴趣的同仁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