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骨科小技巧/植骨的髂嵴后侧入路!/
植骨的髂嵴后侧入路!
2022-12-12 10:58:16783浏览
植骨的髂嵴后侧入路!

脊柱后路手术中,融合区需要自体植骨时常从髂嵴后侧入路取骨。当然,所取皮质松质移植骨可用于全身任何部位骨骼系统融合或再融合。

患者体位

将患者俯卧置于手术台,纵向放置枕垫以支撑胸壁和骨盆,使胸壁和腹部扩张时离开手术台。铺巾时

远端要足以露出臀裂的起始部和髂后上棘(见图1)。

图1 在相应的棘突外侧作一弧形切口,切口中心为病变椎体肋骨。

体表标志与切口

体表标志

在臀上皮肤凹陷处可触及髂后上棘,位于皮下的髂嵴也能触及。

切口

过髂后上棘、沿髂嵴作8 cm长的斜切口(图2)。


图2 做腰椎手术时,把正中切口向远端延长,将皮肤向外侧牵开直至能触知并看到髂后上棘和髂嵴,切开髂嵴上覆盖的软组织直到骨质。沿髂嵴至髂后上棘作一8cm长的切口(图)。

在脊柱侧弯或腰椎手术时,可将正中切口向远端延伸到骶骨。然后将皮肤和厚厚的皮下脂肪组织瓣牵向外侧,Hibbs拉钩牵拉下,将皮瓣从腰背筋膜上分离下来,直至能触及并看到髂后上棘和髂嵴(见图2)。

神经间平面

起始于或终止于髂嵴的肌肉,并不越过髂嵴。因此,髂嵴外缘是真正的神经间平面。臀中肌、臀小肌和臀大肌起始于髂骨外面(臀中肌和臀小肌由臀上神经支配,臀大肌由臀下神经支配)。节段支配的椎旁肌如背阔肌一样,起于骼畴,由近端的胸长神经支配.所以骼晴切口不会导致肌肉失神经支配,即使切口有所偏离也是安全的。

浅层显露

分离皮下组织直至髂嵴。在儿童可见到白色的骨突,作为一无血管的平面,可沿髂嵴走向将其切开或劈开。成人骨突已骨化并与髂嵴融合,切口可直达髂嵴。

用Cobb剥离器将骨突和肌肉从髂嵴的内外侧推开,暴露髂骨的后部。

危险---神经

臀神经越过髂嵴,切口不超过髂后上棘前外侧8 cm即可避免神经损伤。该神经支配臀部区域的皮肤感觉,神经由L1、L2和L3的后主支组成,如果有神经损伤对病人也没有严重的后果。

深层显露

将髂骨外侧面后部的肌肉完全剥离,即可获得足够大的移植骨。越过髂嵴到髂骨外板的过程中,必须小心地始终保持在骨膜下的层次中。在髂后上棘下方1.5 cm处可看到并触及隆起的臀后线,在此线之上作骨膜下剥离并到达另一侧。不要被此线误导进入肌肉。Taylor拉钩保持肌肉于外侧有助于显露。注意臀后线是臀大肌起点(后方)和臀中肌起点(前方)的分界线(图3)。


图3 A.从骨膜下沿髂骨外侧面剥离肌肉。B.在髂后上棘处沿髂骨外板剥离,可以看到并触及隆起的臀后线,骨面沿臀后线升高后又降低,不要因臀后线的方向误使剥离向外由骨进入肌肉。如果从髂后上棘画一条垂直于手术台的线并且在此线头侧剥离,就可以避免坐骨切迹处结构的损伤。

危险---神经

坐骨神经的走行靠近切口远端,深达坐骨切迹处,截骨时不易被伤及。但如果从髂后上棘画一条与手术台垂直的假想线,并保持在该线的近端操作,则完全可避开坐骨神经和坐骨切迹。如需切取较大的移植骨块,取骨前要先扪清坐骨切迹(见图3)。

臀上血管是髂内动脉的分支,经坐骨切迹出骨盆,位于梨状肌近端和骨之间。如果取骨时太靠近坐骨切迹,可能切断此血管,且断端会缩回盆腔。由此该血管发出的供应髂嵴的滋养血管沿臀前线中部走行,此血管经滋养孔进入骨骼处可能会出血。取骨后用骨蜡涂于取骨面可以控制出血。

骨髂

避开坐骨切迹。如将构成坐骨切迹的厚骨质切断,则会影响骨盆的稳定性。在坐骨切迹近侧的假骨盆取骨不会影响骨盆的稳定性(见图3B)。

如何扩大切口

局部措施

将一带尖的直角Taylor拉钩置于骨上,将臀肌从骨上牵开增大显露。要进一步扩大显露,可延长髂嵴切口并从髂嵴外侧皮质上剥开更多的臀肌,避免在“匙孔”下操作。

延长措施

此切口不能延长。此入路是专门设计用来从髂骨后外侧皮质取骨的。也可以取内侧皮质,但取骨时注意不要完全将软组织从骨上剥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