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跟骨的解剖特点,跟骨骨折通常存在自外上至内下的斜行骨折线,形成载距突与跟骨后结节两个主要骨块,骨折移位导致距骨高度丢失、跟骨内翻。手术治疗的目标就是重建距下关节面匹配,纠正内翻,最终恢复跟骨高度与力线。
正常跟骨解剖参数的测量方法。A:Bohler’s角;B:Gissane’s角;C:跟骨长度;D:跟骨高度;E:跟骨宽度。
跗骨窦入路ORIF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手术方法,该方法纠正内外翻及高度丢失通常在跟骨后结节骨块置入一枚斯氏针,通过斯氏针撬拨复位,但该法对载距突骨块的作用较为有限,关节面抬高实现困难。为此,有学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撑开器,通过该撑开器可有效复位塌陷的关节面,并纠正内翻。
该撑开器由两个部件组成。外套为带T型柄的6.5mm空心钉;内套为实心杆,近端有螺纹,可与外套的内螺纹相适配。
手术步骤:
1.患者健侧卧位,踝关节背屈90°。
2.经后结节跟腱内下方止点处,沿与胫骨呈45°方向,置入一枚2mm克氏针,可见跟骨宽度增宽。
3.经克氏针,置入外套筒,将外套螺钉置入跟骨后结节骨块,螺纹不穿出骨折线;此时拔除克氏针,经外套T柄内外翻及牵引,可初步恢复内翻及高度,及松解骨块间的卡压。
4.拔除克氏针后,经外套筒置入内套,内套实心杆穿过骨折线,置入载距突骨块,并不穿出。此时内套近端螺纹与外套筒内侧螺钉咬合,转动内套T型柄,可实现内外套间的相向运动,由于外套空心螺钉固定于后结节骨块,此运动即可实现对载距突骨块撑起作用。
5.复位见关节面塌陷恢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可进行后续固定操作。
通过另一例跟骨后关节面压缩患者,可进一步理解该撑开器的复位作用:该患者后关节面压缩严重,跟骨高度丢失。
采用血管钳及克氏针撬拨,后关节面恢复有限,后关节面仍存在台阶(图中绿线所示)。
采用撑开器可实现后关节面的复位。
内容来源于骨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