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骨科精读/关节镜治疗腘窝囊肿效果虽好,这三点千万注意!/
关节镜治疗腘窝囊肿效果虽好,这三点千万注意!
2023-07-12 11:44:16521浏览
关节镜治疗腘窝囊肿效果虽好,这三点千万注意!

腘窝囊肿,早在1840年已经被发现,Baker在1877年以他的名字将腘窝囊肿命名为Baker囊肿,是腘窝滑液囊肿的总称。关节镜手术治疗腘窝囊肿,可以做到切口小、恢复快,同时“标本兼治”,复发率低。

分型

原发型与继发型

腘窝囊肿分为原发型与继发型,临床中继发型占绝大多数。

原发性腘窝囊肿常见于儿童,和关节腔是不相通,一般在原来部位长出来,随着年龄增长,会慢慢吸收消失。

继发性腘窝囊肿绝大多数见于关节内病变,关节内的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或者韧带损伤,造成关节内积液,积液压力过大时,会通过膝关节后内侧关节囊的活瓣结构,挤出关节囊后,慢慢地积聚越来越大,从而形成腘窝囊肿。其中,半膜肌与腓肠肌内侧头之间的囊肿多为继发性囊肿。

继发型腘窝囊肿的发病机制——单向流通的“阀门机制”:关节内疾病导致关节腔内积液,关节积液增多引起关节囊内压增高,通过后关节囊的裂隙样结构进入半膜肌与腓肠肌内侧头之间的滑液囊,但不能逆行流向关节腔,导致囊肿的形成和持续存在。如下图所示:

诊断

3大指标缺一不可

1

临床表现

膝关节囊肿患者常常感到关节不适和疼痛,尤其是在关节运动时,疼痛可能加剧。有时还会出现关节肿胀和僵硬。腘窝囊肿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块软组织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物可能会增大并压迫周围组织,导致疼痛和不适。

2

临床体征

如果腘窝囊肿较小,通常没有明显的体征,如果囊肿较大,可在皮肤的表面,看到患者腘窝处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皮肤隆起,与周围的皮肤界限清,有时会出现关节的活动不利。

3

影像学检查

除了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外,临床上腘窝囊肿的诊断通常还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X线检查通常无法显示囊肿,但可以排除其他病变。超声、CT和MRI可以帮助确定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治疗

关节镜治疗新技术

治疗关节囊肿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理治疗和囊肿抽液等。手术治疗通常是在囊肿较大或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进行,包括关节镜下囊肿切除和开放性手术切除等。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具有疤痕大、影响关节功能,由于没有处理膝关节腔内病变及后方关节囊的裂隙样结构,囊肿相对容易复发,病人恢复缓慢等缺点。关节镜手术可以做到切口小、恢复快,同时可以做到“标本兼治”,复发率低。如下图所示:

关节镜治疗腘窝囊肿方式有多种,常见的关节镜手术方式有:①囊外切除—双后入路,一般用于原发型囊肿;②后关节囊裂隙样结构缝合;③囊内切除—前外侧入路结合单后内侧入路;④囊内切除—双后内侧入路囊内切除术。

选择何种方式可依据术前核磁共振的检查情况决定。核磁共振显示腘窝囊肿与关节腔相通,腓肠肌间隔血管、神经的囊肿时建议的手术方式为前内外侧入路处理膝关节腔病变+单后内或双后内入路切除囊肿。如下图所示:

对于如何选择单后内或双后内入路切除囊肿,一可以通过术前膝关节核磁共振的检查了解囊肿的大小、位置及是否存在分隔来决定;二可以通过术中视野及操作决定;由于单后内入路切除术,观察入路位于前方,由于胫骨平台及内侧腓肠肌的遮挡,视野存在一定的盲区,对于囊肿相对较小,基本位于膝关节线水平、无分隔的囊肿,可以选择该入路进行手术;而对于囊肿较大、囊肿上下边界距离关节线比较远的囊肿,为了较好的将囊壁较完全的切除通常选择双后内入路切除囊肿。


如下图所示,核磁共振显示腘窝囊肿与关节腔不相通,与血管、神经相邻的囊肿,可选择开放手术,降低神经、血管损伤的风险。

对于使用关节镜技术切除腘窝囊肿,有三点值得我们重视

01

囊肿的阀门需要彻底打开,即关节囊的裂隙样结构需要清除干净,同时使用等离子将边缘进行凝结,避免日后组织生长再次形式阀门造成囊肿的复发。

02

在使用刨刀清除囊肿的囊壁时,尽可能的避免肌肉的损伤,造成术后的渗血,出现囊肿复发的“假象”,若术中不慎伤及肌肉组织,可使用等离子刀电凝止血,必要时放松止血带,检查出血点,彻底止血。

03

内侧入路切口拆线时间可适当延长,最好放宽至10~14天。因为此次伤口与关节腔相同,患者平卧状态下,关节液容易从此处渗出,对切口愈合造成一定影响。减少关节液的渗出,可以通过术后对膝关节的加压包扎、减少活动等方式来达到效果。

经验总结

腘窝囊肿是一种骨科十分常见的疾病。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大多数因无法处理病根,复发率相对较高。关节镜手术可以做到切口小、恢复快,同时可以做到“标本兼治”,复发率低。术前检查膝关节MRI有重要意义:可以明确关节腔内的是否存在病变、了解囊肿是继发还是原发;可以明确手术的方式的选择;单后内入路:用于部分继发型腘窝囊肿,囊肿较小、无分隔的;优点:手术技术相对简单,较容易掌握;缺点:由于胫骨平台及腓肠肌等组织结构的遮挡,入路观察视野有限,对于较大的囊肿、分隔囊肿,囊壁难以切除完全。双后内入路:适用于所有继发型腘窝囊肿,但学习曲线相对较长,需要有较好的镜下空间立体结构感。

内容来源于骨语有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