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骨科小技巧/足踝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竟然是它!/
足踝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竟然是它!
2023-09-06 14:52:11810浏览
足踝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竟然是它!

胫骨后肌失能(Posterior Tibialis Tendon Dysfunction)是足踝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却常常被忽略。

胫骨后肌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肌肉,位于胫骨和腓骨之间,附着在胫骨、腓骨和小腿骨间膜上,被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覆盖。胫骨后肌的长肌腱缠绕着足跟内侧,然后向前连接足弓中部的几块骨头。

在走路或跑步时,这条肌肉向心收缩功能是让脚踝往下踏(plantar flexion),也就是踝屈和往内翻(inversion),而离心收缩的功能就是减慢脚踝外翻(eversion)或者是足弓塌陷(pronation)的速度,所以这条肌肉离心收缩的功能就攸关着足弓的维持。

这条肌肉作为足部的内侧纵弓的主要动态稳定器,而且这条肌肉是羽状肌,虽然弹性较小,但力量大。它从内踝的后侧进入足舟骨,附着于跗骨底的中间部分,可以提升内侧纵弓,锁住跗骨中部,使后足和中足绷紧。

胫骨后肌的这种功能能够使腓肠肌在步态时更有效率。没有胫骨后肌,其它韧带和关节囊变弱,无法给予足弓足够的支撑,从而形成平足。此外,没有胫骨后肌,腓肠肌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步态和平衡受到严重影响。

你可以想像这条肌像是一条橡皮筋,每踩一步都被拉扯一下,也就是每踩一步都挑战一次胫后肌肌腱离心收缩的能力,如果一直跑一直跑没让肌腱休息恢复弹性,再强壮的肌腱也会弹性疲劳,导致肌腱产生退化性病变,最后甚至撕裂。

胫骨后肌腱失能是因为胫骨后肌腱发炎或撕裂,造成疼痛。这个情况下,胫骨后肌腱无法提供足部稳定的支撑,而产生扁平足。

症状:脚踝下内侧--胫骨后肌腱的位置感觉到不舒服,可能是疼痛或紧绷感,如下图。

活动后,疼痛加剧,从事像跑步等高强度、高冲击的活动,变得困难;走路或是久站上有困扰;踝关节外侧疼痛:足弓过度扁塌时,距下关节会向外翻,造成踝关节外侧出现夹挤。

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也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胫骨后肌是否正常:

① 双脚打开与肩关节同宽,脚尖朝前,这时观察足跟的对齐情况。如果跟骨外翻、足弓塌陷、前足内收(扭转),说明胫骨后肌功能障碍。

这张图中所示,左脚有明显的跟骨外翻、足弓塌陷和前足内收,在后侧能看到更多的脚趾。相比之下,右脚要好很多。

② 单侧踮脚,正常情况下,足跟会内翻。如果胫骨后肌薄弱,那么有可能无法完成踮脚动作,或是踮脚后足跟外翻。

对比两侧,左脚支撑时跟骨轻微外翻。

③ 测试每侧能否连续进行10次踮脚,如果无法完成,可能表示胫骨后肌功能异常或是肌耐力不足。

如果出现疼痛等大部分的个案症状,可以由保守治疗得到改善,但是在治疗介入后,疼痛也可能会超过三到六个月。(情况严重的可能需要手术介入)

文献《Tendon injuries: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提出大多数的胫骨后肌失能都需要长期处理,选择合理的鞋垫及跑鞋。避免穿那些平地、没有支撑的跑鞋,尤其是布鞋、拖鞋。

除了上述文献中提供的建议以外,胫骨后肌的训练同样是必要的。胫骨后肌的训练不仅对于预防伤病,对于维持足弓以及踝关节的稳定性同样非常重要。然而,在实际训练中,很多情况下我们不会单独去练胫骨后肌,而是结合足底的小肌肉一起训练。因为如果不结合动作模式去考虑,不从足踝功能的角度去做整体改善,单独训练胫骨后肌,所获得的效果可能很难迁移到运动中。

早期除了适当的休息,避免引起症状加剧的运动外,可以使用护具或适当的鞋垫维持足弓。

开链训练肌肉:

用脚拾球加强训练:

开链强化动作利用弹力带,可以进行足部、踝关节、膝关节的整合练习,促进跟骨内翻和胫骨内旋。

提踵动作训练

康复提踵

提踵强化动作

在双脚踮脚动作中,为了避免跟骨外翻,可以在双脚内踝之间加上一个网球(或类似的其它球),踮脚起来的时候,向里挤压网球。

也可以用弹力带提供反方向的阻力,从而促进跟骨内翻。

注:以上只列举了一部分训练动作,仅供参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

一般通过物理因子、药物消炎,加上科学的康复方法,症状较轻的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来源:康复小南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