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伤/骨质疏松为啥总青睐女性?该如何预防?/
骨质疏松为啥总青睐女性?该如何预防?
2024-04-08 11:39:23284浏览
骨质疏松为啥总青睐女性?该如何预防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使骨骼变得脆弱的疾病。这大大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即使是轻微的跌倒或撞击。据我国2018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女性患病率为32.1%,男性为6.0%;而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女性患病率为51.6%,男性为10.7%。据此估算,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000万,其中女性约为7000万。



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


关于“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 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是如何形成的?


健康骨骼的内部结构类似海绵,除了支持身体和保护重要器官之外,骨头还储存钙等矿物质,骨骼是身体里最大的钙仓,90%以上的钙储存在这里。


一生中,我们的骨头都处在不断的重塑过程中,分解旧的、生成新的,来供应身体的需要,修复受损的部分,保持骨骼的强壮。在25到30岁之前,新生的骨组织超过分解掉的骨组织。而在更年期妇女中,骨骼的分解则超过了生成,导致骨质丢失。


一旦骨质严重流失,骨骼的内部结构将变得脆弱,距离骨质疏松就越来越近,骨头的质量和力量都被削弱,很容易导致突然和意外的骨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骨脆脆”。


举个通俗的例子,人的骨头就像一根有支撑作用的柱子, 骨质是组成它的重要成分。正常来说整根柱子是坚实的,但如果你的破坏程度快或者修补速度慢,柱子就会逐渐出现缺损,支撑功能开始减弱,还会有断裂风险,自然就“易脆”了。



骨松更“偏爱”女性?


生长发育差异


男性机体骨骼的生长模式同女性不同,在青春期之前男性常常会多进行2年的机体骨生长,而且男性的青春生长发育期持续时间比女性长(男性会持续4年,而女性则会持续3年)。


在童年期和青春期,细胞活性的平衡常常有利于促进骨质和形成而不是骨质的吸收,20岁出头时女性和男性都会达到骨峰值,也就是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积累的骨质中矿物质的整合。骨峰值增加10%能够降低绝经后女性50%的骨折风险,因此青春期是个体一生中骨质健康最为关键的时期,在青春期结束时未能达到一定的骨峰值往往会让一个人在日后的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机体储备来应对机体所承受的损失。


男性或女性之间骨峰值会出现60%以上的差异,但骨峰值还受到了诸如饮食等多种可修饰因素的影响,其中还包括乳制品(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维生素D、有规律地负重训练等。


女性生理特点


女性各个生理期也会导致骨量下降,譬如妊娠、哺乳、绝经等。


怀孕期往往会增加对钙质的需求量,孕期营养不良常常会对后代的肌肉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会降低胎儿在出生时的体重最终引发后代成年时期骨质水平下降。当达到成年后(30岁之前),机体的骨质量基本保持不变,而且在40岁时并不会下降;老化往往伴随机体性激素水平的下降,而女性往往会因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出现患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增加,雌激素能够帮助维持骨质中的钙质水平,但在绝境后雌激素水平会快速下降,在生命的这个阶段,机体缺乏雌激素常常会加速骨质的流失。


在绝经后的头5年中女性往往会出现骨质大量流失的现象,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凋亡减少、寿命延长,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尽管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亦有增加,但不足以代偿过度骨吸收,骨重建活跃和失衡致使小梁骨变细或断裂,皮质骨孔隙度增加,导致骨强度下降。


雌激素减少降低骨骼对力学刺激的敏感性,使骨骼呈现类似于废用性骨丢失的病理变化。女性50岁起骨量平均每年丢失0.5%~1%,绝经后妇女平均每年平均丢失骨量3%~5%,妇女骨丢失最终可达峰值骨量的30%~40%。绝经后1-10年内骨量呈快速丢失阶段,65岁以后呈缓慢丢失状态。骨质疏松症一旦发生是不可逆转的,所有的治疗与干预手段只能够起到延缓疾病发展及预防骨折的作用。所以说,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尤其对于女性来说,要重视预防。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症状


事实上,骨质疏松症并没有独特的表现,它的发生发展常是不知不觉的,早期可以无任何不适,或只是活动后轻微的骨痛而不引起注意。


当疾病逐渐加重时,可出现一系列的表现,包括最常见的周身骨痛、背痛、腰腿痛及关节痛,严重情况下出现驼背、身高变矮及骨折。


疼痛


在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候最常见的一种症状的发生就是疼痛的感觉,常见于中年女性,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驼背


在疼痛后持续一段时间后,在 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较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特别会发生在腰椎及胸椎,即出现锥体压缩性骨折,这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呼吸功能下降


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疼痛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的筛查工具


①推荐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International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 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表1) 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 作为疾病风险评估的初筛工具(表2)。



②WHO 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 FRAX ) 可用于评估患者未来10年发生髋部骨折及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

③推荐 QUS 作为骨质疏松筛查工具。

④骨质疏松症证候分级量化标准( 表 3) 和 SF-36 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也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筛查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


充足日照


建议上午11:00 到下午3:00 间, 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 15~30 min(取决于日照时间、纬度、季节等因素),2次 / 周,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烧伤皮肤。



预防跌倒


中老年高危人群和家属应提高防护意识,应重视对以下跌倒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及干预。


环境因素: 光线昏、路面 湿滑、地面障碍物、地毯松动、卫生间未安装扶手等; 自身因素: 年龄老化、肌少症、视觉异常、感觉迟钝、 神经肌肉疾病、缺乏运动、平衡能力差、步态异常、既往跌倒史、维生素D不足、营养不良、心脏疾病、体位性低血压、抑郁症、精神和认知疾患药物等


千万不要小看摔跤。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摔跤是引起各种致命和非致命损伤的主要原因。2014年,大约80万老年人因为摔倒而住院,两万七千人最终死亡。如果医生不问的话,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会告诉医生他们曾经摔倒过。

这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你在家里摔倒的可能:

家居保持整洁,减少地上的东西地板上没有暴露的电源线在浴缸,淋浴墙上,厕所旁边安装扶手良好的照明地板上不能太滑也不要铺毛绒绒的地毯如果经常摔倒,可以买个臀垫来保护物理治疗和平衡训练有助于防止跌倒



伴有影响骨代谢的内科疾病或药物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或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如地塞米松、甲强龙等) 的患者,需督促其定期至医院检测骨密度,必要时进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

心理状态

骨质疏松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常被忽略,主要包括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恐惧、自信心丧失等心理异常。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也会造成社交障碍等心理负担。因此,应重视和关注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并视情况干预,使患者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症,帮助其消除心理负担。

骨质疏松运动的制定


原则

1. 特殊化及个人化原则:运动训练的机械负荷 必须要针对目标区域的骨骼,即区域特殊化。其次,应根据个体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运动处方,将运动 效果最大化;

2. 超负荷及循序渐进原则:运动处方的负荷量 需要超过日常体力活动的负荷,当骨骼开始适应给 予的既定负荷刺激后,需要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 

3. 持之以恒原则:停止运动后,运动促进骨骼的积极效应也将减弱或消失,因此,必须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地预防、治疗骨质疏松;

4. 医务监督原则:在进行运动干预之前,应进行全面体检以了解身体的健康水平,在运动处方执行的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专业指导及效果评估,根据个人实际及时调整方案。

老年性骨质疏松运动方案

老年性骨质疏松防治方案: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为 II 型原发性骨质疏松,一般是指发生在65岁以上女性( 国外为70 岁) 和 70 岁以上男性身上的骨质疏松症。根据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征,我们将运动方案分为预防方案及治疗方案,详情如表 6、7。

绝经性骨质疏松运动方案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 I 型骨质疏松症,即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易发生骨折部位主要集中在椎体、桡骨远端 以及髋部等部位。根据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 征,我们将运动方案分为预防方案及治疗方案,详情如表 8、9。

饮食指导


主要是合理营养,增加食物中的钙含量,摄取足够的钙质,减少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不同年龄和生理状态下钙质的需求不同,根据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 量》(2013 年版)标准,各年龄组膳食钙参考摄入量见表 4。

不同食物含钙量比较食物中含钙量互有差异。牛奶和奶制品是膳食钙的最好来源,鲜 奶钙含量 1000~1 200 mg/L,脱脂奶粉更高一点。

大豆和豆制品也是钙很好的来源。可以连骨或带壳吃 的小鱼、小虾及一些硬果类,含钙量也较高。豆类、 绿色蔬菜也是钙较好的来源。硬水中也含有相当量的钙。表 5 列出了部分食物的含钙量

一份食谱补够一日所需钙质

补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很好的方法,但过了30岁就要重视补钙,而不是等老了才补。

普通成年人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是800mg,而我们大部分国人可能无法达到这个量。

以上的食材组合大概可以达到成人每天的钙摄入量,可根据个人习惯适当增减。

提醒:50岁以上人群,钙摄入量需每日1000mg~1200mg,尽可能通过饮食补充,饮食不足时,可考虑钙补充剂。但不要过量补充,过量补钙有时反而掩盖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光补钙还不够,还要保障钙能够吸收到血液,最后从血液到达骨头,才能达到强壮骨骼的作用。

这时有两种维生素就起到了关键作用:维生素D与维生素K。● 维生素D主要靠日照产生,也存在于鱼、肝、蛋黄、乳类等食物中● 维生素K于绿叶蔬菜尤其是深色的蔬菜中含量最高

提醒:65岁及以上老年人常有维生素D缺乏,推荐使用补充剂补充。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含量,食物中的草酸和植酸可与钙形成沉淀而使钙的吸收率降低。所以, 在钙的膳食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者,以及素食人群,膳食计算相等的钙摄入量,实际可利用情况则受损较大。在选用蔬菜时,应注意草酸含量。可采用适 当措施去除妨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如先焯后炒(使部分草酸溶于水)。常见蔬菜中钙和草酸含量见表 6。

高盐饮食:因钠与钙的排泄相互关联, 在高盐摄入时,钠排泄增加,钙也随之丢失。

高蛋白饮食:膳食蛋白质摄入较多会增加尿钙排泄,但并不一定影响钙储留。

咖啡因:咖啡因摄入过多可增加尿钙的排出,还能轻度减弱肠钙吸收,同时对钙储留有中度影响,并与增加女性髋骨骨折危险性有联系。咖啡、 茶、可口可乐中含大量的咖啡因,应减少饮用。如 长期饮用咖啡,每日2杯以上,应同时注意补充钙剂, 保证足够的钙摄入。

吸烟:吸烟者骨密度要低于不吸烟者。同时吸烟者骨丢失增加,肠钙吸收减少,因此应提倡戒烟。

饮酒:摄入过多的乙醇可影响肠道对脂肪、维生素 D 和钙剂的吸收,同时过量的乙醇还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抑制骨形成,所以应避免长期过量饮酒(每日白酒超过 100 g)。

诱发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糖皮质激素、 抗癫痫药物、甲状腺素及肝素等药物均可诱发骨质疏松症,故应尽量避免长期应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