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骨科小技巧/桡骨后方入路的手术技巧!/
桡骨后方入路的手术技巧!
2021-11-12 19:55:31472浏览
桡骨后方入路的手术技巧!

操作方法

患者体位


令患者取两种体位中的一种:

1、令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患肢置于手臂托板上。上肢旋前以显露前臂伸肌间室。

2、将患肢放在胸前。前臂旋后以显露伸肌间室(图4-25)。若必须同时显露尺骨和桡骨,在这一体位下更易于另做一切口通至尺骨。



在这两种体位下,都要通过抬高上肢3至5分钟或应用驱血带或驱血器来将患肢驱血。然后,应用止血带。


体表标志与切口


体表标志

  • 在肱骨远端、鹰嘴突稍外侧触摸肱骨外上髁。这是一个突出的骨性标志,但是比肱骨内上髁稍小且模糊。
  • Lister结节(桡骨背侧结节)与桡骨茎突之间的距离为腕背侧宽度的⅓。此为一小的、纵向骨性突起或小结节。


切口

做一直切口,自肱骨外上髁前方(沿前臂背面)延伸至腕部 Lister结节尺侧稍远处(图4-26)。



通常,一个手术只需用此切口的一部分。在骨折病例,切口应以骨折部位为中心。使用X线透视机有助于更精确的切口定位。


神经界面

在近侧,神经界面位于桡侧腕短伸肌(由桡神经支配)和指总伸肌(由骨间后神经支配;图4-27)之间。需劈开这些肌肉的总腱膜。



在远侧,神经界面位于桡侧腕短伸肌(由桡神经支配)与拇长伸肌(由骨间后神经支配)之间。


浅层手术分离

沿皮肤切口线切开深筋膜,并找出桡侧腕短伸肌和指总伸肌之间的间隙。该间隙在远侧更明显,此处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自两肌间穿出。在近侧,桡侧腕短伸肌和指总伸肌连于同一腱膜(图4-28、图4-29)。



继续向近侧分离,分开这两块肌肉以显露桡骨干上⅓段,此处桡骨干被旋后肌包绕覆盖。


在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下方,找出桡侧腕短伸肌和拇长伸肌之间的界面,将这两块肌肉分开,显露桡骨干外侧面(图4-30、图4-31)。



深层手术分离


近段⅓段

  • 旋后肌覆盖了桡骨上⅓段的背面;骨间后神经经旋后肌浅、深两头之间进入肌体内,于旋后肌远侧缘近侧约1cm处自其浅头和深头之间穿出。在此处,分为数支支配腕关节手指和拇指的伸肌(见图4-31)。
  • 有两种方法可成功找到并保护自旋后肌内穿过的骨间后神经。


1、由近至远(见图4-31插图)。自外上髁切断桡侧腕短伸肌起点和桡侧腕长伸肌部分起点,并将两肌向外侧牵开。接着,通过触诊在旋后肌近端上方找到骨间后神经。然后,按由近至远的方向,仔细地从旋后肌体内分离出神经,要十分小心地保留下发至旋后肌的数个运动支。


2、由远至近(见图4-31)。找到自旋后肌穿出的骨间后神经。注意,该神经自旋后肌远端近侧约1cm处穿出。然后,经过旋后肌体向近侧追踪神经,小心地保留所有肌支。


成功找到并保护骨间后神经后,将前臂完全旋后,使桡骨前面进入视野。自桡骨前面切断旋后肌止点。自骨膜下剥离旋后肌,以显露桡骨干近侧⅓段(图4-32)。



中间⅓段

  • 此入路中会遇到两块肌肉,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它们跨过桡骨背面后经桡骨中⅓段转向远侧、桡侧。沿两肌上、下缘切开。然后,可容易地将肌肉与深面的桡骨分开并牵向远侧或近侧,牵开方向依显露的需要而定(见图4-32)。可根据固定的要求,将钢板在肌肉下方滑动。


远侧⅓段

  • 已将桡侧腕短伸肌与拇长伸肌分开,可直接通向桡骨外缘(见图4-3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