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骨科精读/Bennett骨折,详细手术要点都在这!/
Bennett骨折,详细手术要点都在这!
2021-12-29 10:43:111481浏览
Bennett骨折是指第一掌骨基底部关节内部分骨折合并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

Bennett骨折是指第一掌骨基底部关节内部分骨折合并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由爱尔兰医生Bennett于1882年首先描述而得此名。


01解剖

第一腕掌关节位于拇指运动轴的基底,在拇外展和对掌中起着关键作用,关节为鞍状。关节囊松驰,周围有多条韧带加强,关节屈曲30-50度,伸0-5度,内收0-5度,外展35-40度。

血液供应:主要来自桡动脉的分支,第1掌心动脉和第1掌背动脉。

神经支配:来自正中神经的关节支,桡神经浅支的关节支,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关节支以及尺神经深支的穿支

02分型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分型(示意图)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Green—O’Brien分型( 1972)

03

Bennett骨折的手法复位(闭合)

Bennett骨折通过合适的牵引、旋转容易复位,但不易维持复位,因此,多需内固定手术。

我们相当一部分骨科医生源于传承经验、传统教材及相当一些文献的误导,Bennett闭合复位手法是错的!

我们一般通过纵向牵引和在第一掌骨基底部推挤来复位Bennett骨折(如上图),但这种常见错误手法把TMC关节置于“打车手位”,这使得骨折分离、桡背侧韧带复合体松弛(如下图示)。

“打车手位”,骨折分离

Bennett骨折在不同复位手法下的分离程度

如上图骨折模型在TMC关节不同位置可见,“打车手位”时,骨折分离、桡背侧韧带松弛;对掌位时,骨折对位尚可、但仍有间隙、桡背侧韧带没有张紧;在极度原位扭转到拇指与食指指腹完全相对时,骨折完全复位、间隙消失、桡背侧韧带完全张紧。

正确的复位手法(闭合)

在极度原位扭转到拇指与食指指腹完全相对时,骨折可完全复位!

04

闭合复位、经皮单针固定

05

经皮多针固定(经典术式)

经皮多针固定式是简单、有效的固定方式,1956年由Iselin报道并一直沿用倒现在,是Bennett骨折最常用的固定方式。

经皮双针固定(最经典)

经皮多针固定

06

经皮双针交锁固定

case1

case 2

经皮双针交锁固定可防止退针、维持骨折的复位及拇指的外展对掌位。

07

蛇形弹簧四边形外固定

蛇形弹簧四边形外固定最早用于指骨关节内骨折,既可维持关节内骨折的稳定性,还可保持指间关节活动性,是一种关节内骨折的弹性固定措施(如下图示)。

 蛇形弹簧四边形外固定用于Bennett骨折作弹性固定(如下图示)。

 Bennett骨折蛇形弹簧四边形外固定的弹性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08

张力带固定

Mahmoud 等于2014年报道了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陈旧性Bennett骨折的创新术式。(示意图)

Case(ORIF with tension-band)

小切口张力带固定(河北三院  Xu Zhang,Xinzhong Shao et al.)

09

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

(ORIF using screw)

ORIF最早在1952年就有报道。

常用掌侧入路

ORIF螺钉内固定

10

关节镜下螺钉内固定

(Arthroscopically assisted percutaneous screw fixation)

文献对比ORIF,认为关节镜辅助内固定术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缩短止血带时间及术后制动时间。

11

Wagner技术

1、切口设计:第1掌骨桡背侧作一弧形切口,在腕横纹处向掌侧

2、剥离掌骨干近端软组织,打开腕掌关节,显露骨折3、将较大骨块的关节面与较小关节面对齐,将1.0克氏针穿过关节,维持复位,也可用2枚。4、管型石膏固定6周

12

瑞金医院法

1、第一掌骨桡侧作纵形切口2、暴露第一掌骨底部及内侧三角骨片3、克氏针由第一掌骨底部一直插入大多角骨4、克氏针第二枚由第一掌骨近侧1/3钻入第二掌骨5、前臂石膏固定6周

13

Moberg和gedda法

1、沿腕掌关节作横形切口2、暴露骨折处后先用钢丝将骨折复位暂时固定3、然后从内侧三角小骨片处钻入克氏针与第一掌骨底部固定好,去掉钢丝。4、术后前臂石膏托固定,术后4周拔钢针,6周去除石膏,进行康复治疗。

14

并发症

1、疼痛性关节炎,6周后不应尝试复位。2、退行性变之前发现的畸形愈合,Giachino提出了一种截骨矫正术,出现了退行性变则行关节融合或关节成形术

15

总结

Livesly通过对Bennett骨折保守治疗26年后的随访,发现保守治疗的后遗症明显,主要表现为:手部疼痛,第1腕掌关节畸形,拇指活动范围减少,拇指力量减弱以及骨关节退行性变,手术为最佳方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