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11:43:25680浏览
自1994年Stringham进行第一次经椎弓根行病理活检以来,椎弓根穿刺活检已成为椎体或椎间盘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自1994年Stringham进行第一次经椎弓根行病理活检以来,椎弓根穿刺活检已成为椎体或椎间盘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尽管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但样本不足仍然是需要重复活检的最主要因素。
印度Saumyajit Basu医生通过使用PKP工作外套管及垂体钳可获取足够样本,显著提高了病理诊断阳性率。手术技术
1.组织活检是在局部麻醉结合镇静下进行,术中使用C形臂,调整C形臂的方向,使椎体处于标准正位。
2.依据病变位置调整穿刺方向,到达目标区域后取下穿刺针内芯并置入导丝。
3.以导丝为导向置入工作套管至病变部位,套管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3.7和4.2mm。
4.在套管顶端固定一个20毫升的注射器,并尝试进行抽吸。然后使用钻头捣碎病变及健康骨性组织。
5.通过套管引入一个16厘米长、3毫米粗的垂体钳,在透视引导下,可获得足够样本。
6.对于椎间盘病变,采用远外侧入路置入穿刺针。透视侧位像有助于识别关节突及椎弓根,穿刺针从关节突关节外侧进入,紧贴下位椎体椎弓根上缘,避免损伤神经根。对于椎间隙病变,最佳的目标靶点为前后位影像上两侧椎弓根连线的中点,与侧位像椎体后缘连线的交点。
结果
在71例接受该活检方式的患者中,68例(95.8%)确诊,所有样本均足以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药敏试验。3名(4.2%)慢性感染患者病理学结果未见异常,但该3例患者入院前已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
总结
- 使用骨钻和垂体钳,可获得足够的样本,提高诊断准确率。
- 通过对套管进行单平面调整有助于在不取出套管的情况下对不同区域进行取样,可降低术后椎弓根断裂的风险
- 该技术诊断软组织病变(椎间盘病变)具有显著优越性,通过垂体钳可以获得足够的椎间盘组织。
- 技术操作简单,操作工具可反复利用,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