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骨科精读/骨科内固定物,取还是不取?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骨科内固定物,取还是不取?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2022-06-06 13:40:27531浏览
骨科手术(包括骨折、脊柱退变、肿瘤等)后,体内的内固定物取还是不取?请看下文揭晓。

31岁的李小姐是一个模特,在工作时不慎从2楼摔下来,致腰椎爆裂性骨折。主刀医生详细研究了病情后,给李小姐做了腰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并告诉她出院后要定期复查X线片,1~2年后等腰椎骨折愈合,要回医院把钉子取出。


李小姐的手术挺顺利的,恢复得很快。与病友苏阿姨聊天得知,苏阿姨也做了腰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但是钉子不用取出来。李小姐觉得很纳闷:同样是打了钉子的内固定手术,怎么苏阿姨的钉子就不用取出来,自己却需要呢?


骨科手术(包括骨折、脊柱退变、肿瘤等)后,体内的内固定物取还是不取?请看下文揭晓。

01

何谓内固定物?


内固定术是用金属螺钉、接骨板、髓内针、钢丝、钛缆或骨板等物直接在骨内或骨外将骨折、关节或脊柱连接固定起来的手术。


内固定物的作用是为了维持稳定,如骨折对位对线后,使用内固定物维持对位对线并固定牢固。比如关节融合手术,为了维持准备融合关节的稳定以便关节融合,需要相应固定材料进行固定。再如脊柱退变手术,为了维持脊柱的稳定,避免出现或者为了纠正脊柱不稳,也需要内固定来维系。因此,在骨科很多手术中,进行内固定术是很常见的操作。


其中,椎弓根螺钉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脊柱内固定物,其最早报道见于1944年。当今的脊柱内固定物,主要由人体相容性好的钛合金制成。

小知识:进口和国产,有啥区别?

脊柱外科所使用的钛合金内固定材料,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材料本身都是一样的材质,区别只有加工工艺和设计上的不同,使用上效果差不多。目前,国内的加工工艺已经和进口的产品差别很小。

02

内固定物,是否要拆取?


内固定术,一旦骨折愈合、脊柱融合、关节融合等,内固定物就完成了使命,也就是说内固定物“没用”了,再加上内固定物材料大多系金属材质,对人体来说总归是异物。因此,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时内固定物就应该取出来了。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事实上,内固定物是否取,需要因不同情况而定。

01

3种情形,建议取

1.儿童体内的内固定物。儿童由于年龄太小,骨骼系统正在发育,放在体内的内固定物因为有可能会影响到骨的发育和形态,所以建议取出。

2.内固定物触及到了皮肤,导致疼痛。有些部位皮包骨头,比如肘关节、锁骨、踝关节、膝关节前方等,这里的骨折,放上内固定物之后,皮肤下面就是内固定物,很容易在日后发生问题。比如膝盖前方髌骨的内固定可能会影响到跪地的动作,而肘关节后方的钢板可能会在弯曲胳膊肘时顶到皮肤。所以这些皮包骨头部位的内固定物如果已经产生了疼痛的症状,就要取出。就算现在还没有症状,但是预计在患者的预期生命里或者结合患者的自身工作性质可能以后会造成影响的,也应该取出。

3.出现感染、皮肤溃烂、内固定物外露。这种情况说明此处的软组织已经出现问题,很可能已经感染或者即将出现感染,如果X片显示骨折已经愈合,最好立即取出内固定物,以便很好的控制感染。

02

3种情形,不建议取

1.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且固定物又无明显影响的,通常可以让内固定物留在原处不动。


2.内固定物置于容易发生血管或神经损伤的部位。比如肱骨干、桡骨干、肘前侧、骨盆,这些部位的钢板大多紧邻血管神经,解剖复杂,再加上已经手术过一次,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软组织满是瘢痕,解剖层次还不如刚骨折时候清晰。手术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比放内固定物时候还要大,所以尽量不要取。


3.在体内放置时间过长。内固定物在体内放置时间越长,金属钢板和螺钉之间越容易出现问题,加上周围的骨痂已经牢固包绕钢板生长,再加上十几年前上钢板所用的配套器械早已更新换代,这种钢板取起来特别容易出现滑丝、断钉和取钉困难的情况。除非逼不得已,否则不要取。


总结:对于广大患者来说,内固定物取出以后才能算是骨折治疗的真正结束。然而,我们如果想要取出内固定物,必须了解取出内固定物的效用和危险。取内固定物前必须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已经完全愈合,结合最新的影像学资料和病历了解内固定物的目前情况和位置。

03

  后记  

在此解答文章开头案例中李小姐的疑惑:


主刀医生在给李小姐行腰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前,考虑到李小姐年龄较轻,所以术中并没有行大量椎板植骨融合;同时,术前李小姐的腰椎MRI(磁共振技术检查)显示伤椎椎间盘良好,并没有损伤,术中未行椎间融合术,所以愈合后需要拆除内固定物,否则内固定物的存在会影响腰椎的生物力学作用。


而苏阿姨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不但进行了内固定,同时还做了节段融合术,所以其内固定物无须拆取,否则,会造成医源性的腰椎失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