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骨科精读/骨质疏松日 |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对策,让骨骼更健康!/
骨质疏松日 |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对策,让骨骼更健康!
2022-10-20 10:38:39613浏览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今天是世界骨松日,让我们学习一下这个“寂静”的杀手!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正常骨组织


骨质疏松骨组织

如果把骨骼比作房子,有墙壁、大梁、承重墙等,骨质疏松了,房子的墙壁有损坏了、有些大梁断裂了、房子容易坍塌。


流行病学

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 7%,男性为14. 4%

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亿1千万人存在低骨量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

典型的临床表现

1. 疼痛

疼痛部位包括胸、背。

2. 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症严重者可有身髙缩短和驼背、下肢肌肉痉挛(“夜间睡眠中抽筋”)、指(趾)甲变软变脆和易裂等症状。

3. 脆性骨折

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人种老龄 绝经后母系家族史

可控因素低体重影响骨代谢药物低雌激素状态吸烟, 过量饮酒等缺乏锻炼钙摄入不足Vitamin D 摄入不足高钠饮食蛋白质摄入过高或者过低

相关疾病因素相关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最常见的是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神经性厌食、雄激素抵抗综合征、高钙尿症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

消化系统疾病:炎症性肠炎、吸收不良、慢性肝病、胃肠道旁路或其他手术、胰腺疾病、乳糜泻等。

神经肌肉疾病: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脑卒中、脊髓损伤、肌萎缩等。

血液系统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血友病、镰状细胞贫血、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其他疾病:中度至重度慢性肾脏疾病、哮喘、慢性代谢性酸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病、器官移植后、充血性心力衰竭、抑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淀粉样变等。

对于做过妇科手术,如子宫或者卵巢切除手术的女性,其绝经期会提前,要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乳腺癌术后的患者。

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

年龄(老龄)性别(女性)体重(低体重)身高(降低)骨折史家族髋部骨折史吸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风湿关节炎继发性骨质疏松饮酒(≥3单位/天)低BMD

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

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测工具(OSTA)OSTA指数=(体重kg-年龄)×0.2王女士:体重58kg,年龄65岁OSTA指数=(58 - 65) ×0.2=-1.4OSTA指数判断骨质疏松风险级别年龄、体重与风险级别

年龄、体重与风险级别

依据WHO标准,以脆性骨折史或DXA检测T值判断

药物治疗

1. 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1.1 钙剂

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摄入推荐量800mg(元素钙量),这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400mg,故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mg。

1.2. 维生素D

成年人每日摄入推荐量为800IU,老年人因摄入和吸收问题、户外活动减少日照不足和皮肤合成维生素D3的能力下降(约为成人的40%)等因素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老年人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800~1200IU/d。口服补充天然维生素最为安全。当有肾功能减退时,其25-OH-维生素D3转变为1,25-(OH)2-维生素D3的能力降低。宜用阿法骨化醇或骨化三醇。

2. 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选择

1.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可选钙制剂+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方案。

2. 绝经后骨质疏松

(1)激素替代治疗(HRT)。在基础治疗即钙制剂+维生素D基础上,联合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是防治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措施。

①适应证有绝经期症状及(或)骨质疏松症及(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女性,提倡绝经早期开始用获益/风险比值更大。

②禁忌证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检性疾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及活动性肝病和结缔组织病为绝对禁忌证。

(2)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因子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

(3)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突出特点是能明显缓解骨痛,对脆性骨折或骨骼变形所致的慢性疼痛以及骨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骨痛均有效。

(4)双膦酸盐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对重度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女性有益,可降低椎体骨折和髋骨骨折发生率。

(5)甲状旁腺素(特立帕肽)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间断使用能够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

3. 继发性骨质疏松

(1)高尿钙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应用氢氯噻嗪12.5~25mg/d减轻尿钙的丢失,也可选择双膦酸盐或降钙素。

(2)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刺激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抑制成骨细胞的骨骼形成。治疗上可应用双膦酸盐,补钙和维生素D。

用药注意事项

1. 雌激素

(1)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控制雌激素的禁忌证,并定期监测血浆雌激素水平。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若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容易复发。提倡围绝经期即开始应用。

(2)采用联合用药,雌激素与钙制剂、维生素D、孕激素、雄激素联合用药的预防或治疗效果会优于单一用药,也可减少雌激素的用量。

(3)监测雌激素不良反应,定期检查盆腔、乳房、血脂、骨密度等指标。

2. 降钙素

(1)对蛋白质过敏者可能对降钙素过敏,用前宜作皮肤敏感试验,有皮疹、气管哮喘者慎用。

(2)大剂量短期治疗时,少数患者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妊娠期妇女慎用。

3. 双膦酸盐

(1)为减少不良反应,不要同时使用2种双膦酸盐药。

(2)食管炎为主要不良反应,粪潜血阳性,有食管裂孔疝、消化性溃疡者不宜应用。为了避免消化道不良反应也可静脉给药。

(3)低钙血症者禁用;心血管疾病、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驾驶员慎用;对双膦酸盐类药过敏者禁用。

(4)多价阳离子可使双膦酸盐的吸收下降,使用过程中应监测血浆钙、磷等和血小板计数。

(5)严重肾功能不全者(Ccr<35ml/min)禁用。高浓度快速注入时,在血液中可能与钙螯合形成复合物导致肾衰竭。缓慢注射2~4h可有效避免上述不良反应出现。

(6)不宜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联合应用。与抗酸药、铁剂或含2价金属离子的药物合用会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建议在服用二膦酸盐后1h再服用抗酸药、钙剂等。

(7)用药几年可能会引起骨骼、关节或肌肉疼痛、下颌骨坏死、枕骨炎等,要给予重视。

(8)口服双膦酸盐应于早晨空腹给药,以避免对食管和胃的刺激。建议用足量水送服,保持坐位或立位,服后30分钟内不宜进食和卧床,不宜喝牛奶、咖啡、茶、矿泉水、果汁和含钙的饮料。如在药疗中发生咽痛、吞咽疼痛和胸痛,应及时治疗。

4.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

(1)防止出现高钙血症和高尿钙症,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和尿钙排量。

(2)大量连续应用维生素D可发生中毒,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为800~1200IU,与中毒剂量相差甚远。一般成人超过50000IU/d,儿童超过20000IU/d,连续数月可能会发生中毒。

(3)联合用药禁忌,活性维生素D代谢物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有发生高钙血症的风险。糖皮质激素对维生素D有拮抗作用,可减少消化道对钙、磷的吸收,降低血钙浓度,须定期测定尿钙水平。雌激素可增加钙吸收,应相应减少活性维生素D用量;阿法骨化醇与含镁制剂并用,可致高镁血症,应予慎用。考来烯胺、矿物油、硫糖铝等均能减少小肠对维生素D的吸收。洋地黄与维生素D同用时应谨慎,因为维生素D可引起高钙血症,易诱发心律失常。

(4)有高钙、高磷和髙脂血症以及动脉硬化和心功能不全者慎用;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疾病禁用;妊娠期使用过量可导致胎儿畸形、甲状旁腺功能抑制而使新生儿长期低血钙抽搐,应慎用。

(5)降钙素与维生素D同用可抵消前者对高钙血症的疗效。

患者教育

脆性骨折是可防治的。早期诊断、及时预测骨折风险,并采用规范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其预防策略包括如下。

1.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摄入富含钙、蛋白质和低盐的均衡膳食,适度运动,戒烟少酒,少饮咖啡和碳酸饮料。日光照可以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促进骨钙沉着。上臂暴露日光浴15~20分钟,但需注意的是,紫外线受到玻璃、防晒霜阻隔,因而隔着玻璃晒太阳、涂防晒霜去户外对增高体内维生素D是没有效果的。北纬35°以北地区冬季的日光照度不足以合成维生素D。

2. 预防跌倒和外伤降低骨折风险

锻炼是骨质疏松症治疗和预防的重要部分,少动或制动可引起骨质量下降,及肌肉质量的减少,建议缓慢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每天行走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抗阻运动。

3. 查骨密度年龄

女性>65岁、男性>70岁、或有骨折史的65岁以上男性至少需要查1次骨密度;骨密度的复査间隔尚无定论。

4.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

坚持规律服抗骨质疏松症药,注意服药方式及药物间相互作用。

5. 补充钙剂以清晨和睡前各用1次为佳

如采取3次/日的用法,最好是于餐后1小时服用,以减少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