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踝骨折是常见的损伤,Weber B型外踝骨折中踝关节不稳定的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通常腓骨缩短2 mm、侧向移位1 mm或外旋5度的移位已被证明可增加踝关节的接触压力。手术可恢复腓骨长度、旋转和力线,同时取得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
由于骨密度总体下降和术后伤口并发症总体增加,老年踝关节骨折对手术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骨密度降低会使复位操作特别困难,因为通常使用复位钳和/或克氏针在踝关节干骺端操作。手术治疗的延迟会进一步加剧这些挑战,手术治疗后造成废用性骨质疏松进一步降低骨密度,同时软组织收缩会加剧腓骨缩短。
由于老年人群中伤口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外科医生必须特别注意所需的手术时间。随着老年踝关节骨折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应考虑额外的手术技术来恢复腓骨长度,并获得严重骨质疏松骨的解剖复位。
本文描述了一种手术技巧,使用带锁定套筒的锁定钢板、双皮质螺钉和复位钳,在严重骨量减少的外踝骨折中恢复腓骨的长度和旋转特别有用。
手术采用标准的踝关节外侧入路来暴露和清理骨折端。使用外踝解剖钢板最远端的锁定螺钉将外踝锁定板固定到腓骨远端,同时确保钢板的近端与腓骨贴附。将锁定套筒插入紧邻骨折线远端的钢板锁定孔中。接下来,在腓骨骨折线近端从上到下拧入一枚双皮质螺钉,一般距离腓骨骨折线约2 cm左右,使螺钉头突出骨皮质约16至20mm。
使用复位钳,将尖齿放置在锁定套筒和皮质螺钉之间来复位骨折,当钳旋转时,这增加了长度。(图1和图2)。这种手法可以实现骨折端的牵引和旋转,以恢复适当的腓骨力线。锁定套筒及双皮质螺钉代替骨折端的骨皮质,释放了在复位过程中由复位钳施加在骨质疏松骨上的应力。一旦复位成功,可于骨折线拧入拉力螺钉以保持复位。在透视下验证腓骨长度和旋转(图3)。该技术可用于各种固定方法,包括直接外侧腓骨钢板或抗滑钢板,如本例所示。
图1 展示复位过程的手术图像。(A)使用锁定螺钉将钢板固定到骨折远端部分,并且将锁定套筒连接到钢板上;双皮质螺钉放置在腓骨近端的上方而不是下方。(B)在锁定套筒和双皮质螺钉之间放置复位钳,以复位骨折。(C)将钢板固定在腓骨的近端,以稳定复位。
图2 展示复位技术的透视图像。(A)复位夹放置在锁定套筒和双皮质螺钉之间。此时腓骨缩短,这表现为踝穴外侧间隙缩窄。(B)通过复位钳牵引复位后踝穴解剖复位。
图3 最终的术中透视图像显示踝穴的复位和腓骨骨折的复位。如图所示,同时可以置入下胫腓联合螺钉。
此处介绍的技术使用锁定套筒和锁定螺钉放置在骨折端两侧,通过使用复位钳来复位。这种操作可恢复腓骨长度,同时也允许调整旋转,以确保解剖复位。鉴于严重的骨量减少,骨嵌塞往往发生在骨折部位。根据作者的经验,使用这种技术恢复长度后,经常需要在骨折部位进行骨移植。
总之,腓骨长度的恢复对于踝关节功能至关重要。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实现腓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复位尤其困难,本文描述的复位技术,通过使用锁定套筒和双皮质螺钉作为骨质疏松骨皮质上的杠杆点,在处理这种困难且日益常见的临床情况时,提供了一种额外的选择。